原标题:“免费领手机”咋成了卖高价套餐?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运营商通过营销电话或其他方式推荐客户升级套餐,并通过免费领手机、赠礼品等诱导消费者办理高价套餐业务,有的业务甚至捆绑金融产品,让用户因此背上网贷。
在呼和浩特大学城奥特莱斯商圈中山路“手机一条街”商圈“以租代购”的广告牌处处可见吸引着年轻学生驻足某高校大三学生小石“想换新手机但生活费不够,商家说每个月还1039元,十个月后手机就归我。”他滑动着向记者展示的租赁协议,却未注意到合同细则中“逾期每日收取3%违约金”的条款。
不到店、不验货、付款爽快、到账及时……“神秘客户”豪掷数万元,购买多部知名品牌手机,并直接将钱转到了老板的银行卡里。前不久,重庆市巴南区一手机经销商李东(化名)就遇到了“豪气”的客户。没想到的是警察很快就找上门来,货款莫名变赃款,自己无意中成了“电诈工具人”。
11月24日,记者从南明公安分局获悉,日前南明警方破获一起中国联通公司代理商通过刷单形式骗取金融公司贷款案,成功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157人通过兼职刷单分期购买手机,被骗96万余元,其中90%是在校大学生。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分期购手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它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先消费后付款。分期购买手机通常都需要交手续费,分期还款的总额通都比一次性购买的多,这是普通大众都知道的。那生活中,一些费率不明、贷款风险、违约金风险……这些隐形的陷阱,你都知道吗?
8月31日,小编从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按照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整体部署,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通过梳理110警情发现,在通州区马驹桥商业街一带,有不法分子以“积分换手机、充话费送手机”活动之名实施诈骗,消费者购买“合约机”被骗警情呈多发态势。
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分期付款消费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模式,特别是在手机消费领域,商家以“0首付”“低利息”“零利息”“以租代购”等低门槛为噱头,吸引资金短缺的消费者进行分期付款消费,而背后却暗藏了诸多的消费陷阱。近日,东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手机低门槛消费背后往往暗藏高支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