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浇水有讲究,俗话说,一水晚,二水赶,三水看,小麦第二遍水在什么时间浇最合适呢?“二水赶”则是说在小麦孕穗到抽穗这段时间,浇水要及时跟上,这段时间是小麦茎叶生长最快的时期,同时还是籽粒形成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一旦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影响小麦籽粒发育,造成穗粒数减少,导致小麦减产。
春节过后,气温将在寒暖交替中开始逐渐回升,对河南、山东、安徽等冬小麦主产区来说,小麦的春季管理也将逐渐开始,而春季管理的重头戏就是浇返青水,也就是开春后的第一水,这一水对促进麦苗恢复生长和确保田间苗势及丰产都具有重要作用。
1,小麦形成弱苗的原因,小麦形成弱苗与多种原因有关,受天气影响,土壤墒情影响,播种早与晚,播种的深浅程度,播种量过大,整地粗放,土壤盐碱化或土壤板结,麦田低洼积水,稻茬小麦,田间施用了未经腐熟的农家肥及其过多地施肥,小麦苗受病虫危害,以及打除草剂不当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小麦弱苗的出现。
民间曾有谚语说:“麦子浇了春三水,三水对面望粮山”,所谓春三水,是指年后春季期间浇施的三次水;望粮山,是指麦粒堆成堆,就像一座粮食山峰一样;整句谚语的意思是,小麦年后需要浇三次水,浇完这三次水之后,就可预见麦子堆成粮山的样子了;由此可见,小麦年后浇施的这三次水,对小麦生长发育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