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明探源】◎本报记者 孙明源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Quan Zhou泉州版Life in theSong Dynasty宋潮生活图鉴●○○如果穿越古代体验古人生活,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曾经的高光时段,宋式审美、宋“潮”生活拥有不少忠实粉丝。珍珠妆源于唐朝,盛于宋朝。
2012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元末明初地层出土了一件青花漏斗形器,为此前未发现过的新器类,结合同地层出土的其他遗物并与纪年资料等进行比对,可以判定其为一件元代青花瓷。此件器物中空,通过比对与工艺复原研究,结合其“广首而纤腹”的特点,推断其为腰鼓的半截鼓腔。
观荆楚文化,听金石之声。越千年历史,传华夏文明。7月5日,在班主任孙小群老师的带领下,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一(13)全体同学们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一段穿梭荆楚千年长河之旅。1、与文物“面对面”走进省博展厅,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曾侯乙编钟......
杨家将满门忠烈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杨家将故事多属虚构,演义的素材不少来自另一个世代苦战、守卫大宋边境的家族——种家将,从宋仁宗庆历年间重建西军开始,种家将的名字就不断闪现在史册之中。
● 袁占才花瓷流韵,其韵首在羯鼓。这枚音乐奇葩激震人心,自盛唐丰润,千年摇曳,至今,在瓷界,一谈花瓷,开口必说羯鼓。鲁山的几位贤达,倾心复原花瓷古艺,任凭把黑釉烧得再亮,若是烧不出几件像样的羯鼓,瓷行里就矮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