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市长宁区落实“双减”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减轻作业负担,三是丰富课后服务活动。第一个方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阶段,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家、校、社共育的方式丰富学习资源。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进家长课程。
今天,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官方对此前出现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不当”问题进行了回应。回应称,教育局已要求停止该调查问卷工作,“经初步核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我局相关科室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引发学生困惑和家长担忧,对此我局致以诚恳的歉意。
近日,第二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评选结果公布,长宁区教育局申报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从甄别走向诊断》,从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报送的243个创新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第二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
全区106个教育单位全部开通校级数字基座;所有学校基本实现常用应用接入;数据联通,使校内数据及应用一体化,实现因材施教……2月21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一行实地走访上海市娄山中学,调研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
在长宁教育访谈中,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熊秋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教育电视台主持人徐丽遐齐聚直播间,围绕“让孩子更‘鲜活’地成长——‘活力教育’的长宁实践”的主题,深度探讨了长宁区在活力教育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在西延安中学,有一家“解忧杂货店”。“店主”是一群学生,定期在“解忧信箱”中收取同学们的来信。同学们在信中写下自己的困惑烦恼,“店主”们讨论后写下回信,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加油鼓劲。在熊秋菊看来,西延安中学的“解忧杂货店”是长宁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缩影。
日前,上海市长宁区举行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会,交流展示各校基于数字基座开展探索与实践的创新成果。“学校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在于依托数字基座的智教、智学、智研、智评、智理等应用场景,发展办学特色,提高教育品质。”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29日电(张亨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性人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初中教学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成功举办。
9月27日晚,上海教育博览会“区域教育大直播”关注徐汇教育,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钱佩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新闻中心首席主持人秦畅齐聚直播间,围绕“让孩子学会学习——项目化学习的徐汇实践”这一主题,深度探讨了徐汇区在项目化学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疫情期间,华理附小学生吴彦纬对方舱医院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以“方舱医院”为对象展开了自己的项目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