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依壹Talk编辑 | 依壹Talk前言:唐代画牛界的著名画家戴嵩,与韩干并驾齐驱,素有“韩马戴牛”之称。戴嵩的传世之作《斗牛图》中“斗牛”一词,一直被认为是一部错误的作品。戴嵩画牛是一种艺术意识,正如中国绘画历史上绝大部分的“误”,都是出自于作家的才华。
沈周《耕牛图》戴嵩《斗牛图》徐悲鸿《春之歌》李可染笔下的水牛和牧童牛,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吃苦耐劳,不求回报。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视其为忠诚的朋友。古往今来,很多江苏画家纷纷用手中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的牛、心中的牛,留下太多画牛的经典之作。
《书戴嵩画牛》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本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讲述了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错误的故事。作为一篇语文课文,这篇文言文有两个自然段,刻画人物神态的语言准确生动。
李可染画牛李可染 归牧图 69×45.6厘米 1964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不断画牛,以至于人们把他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