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离骚》中:“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实际上在此之前,“犹”和“豫”指的分别为两种动物。“犹”,《说文解字》曰:“陇西谓犬子为犹。”《尸子》“犹,五尺大犬也。”二者认为“犹”为犬类名称。但后来却多倾向于认可它为一种猿类动物。
我们都知道,亚洲象主要存在于东南亚、南亚这些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而中国的大象现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等极少数地区,因为大象需要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去年西双版纳的大象北迁就曾在网上引起一番热度,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发生大象北迁事件,而大象北迁到了冬天,一旦没能及时返回栖息地,很可能会冻死饿死在北方。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由河南省和上海市的文旅部门、博物机构联合举办,自开展以来火爆异常,市民观展的热情似乎要高过罕见的酷暑天气。“宅兹中国”是一句青铜器铭文,出现在西周青铜器何尊中,意思是在“中国”这个地方建设宫殿、安下家来。
大家现在常用成语“犹豫不决”形容不果断、态度迟疑。其实“犹”和“豫”本来是两种动物名!“犹”属猿猴类;“豫”属古象类。据说,“豫”虽身大力不亏,但摇摇晃晃常遇事无主意;“犹”虽灵巧,却生性多疑。古书对“犹”的记载颇生动,它一旦发现“敌情”,便慌张地迅速躲到树上探头察看。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揭秘中国地理中华古族与中国地理系列(17)01中原河南,天下之中。河南在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程度完全无须多说,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咱中国人都知道!遥想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就是在河南转来转去。
河南省简称与大象无关?!“豫”可分为“予”、“象”两个部分。近代大多学者认为这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意思,认为远古时期河南非常适宜大象生存,后来驯化了大象,也就有了“豫州”之称。笔者认为这是现代人“望字生意”的结果,太过肤浅,并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