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正常的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明白了这点,就知道上热下寒到底怎么治了。好多人可能会不理解,心火在上焦,肾水在下焦,不应该是阳在上,阴在下吗?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心火一直在上,火焰火苗都是往上窜的,那上面只会越来越热。
人体最正常的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明白了这点就知道上热下寒到底怎么治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心火一直在上,火焰、火苗都是往上窜的,上面会越来越热,水往低处流,下边就越来越寒,它俩一个往上一个往下永远都不会交汇,人热的热死冻的冻死还能好好活吗?
正确认识阴与阳什么是阴阳?阴阳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黄帝内经就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俯也,不可不通乎。”阴:晦暗趋下,阳:光明炎上。升腾者为阳,肃降者为阴,上者阳,下者阴,高大者阳,低小者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热者阳,寒者阴。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辩证,中医认为每一种病有多种证型,不同的证型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甚至是相反,这是和西医最大的区别,西医治疗胃溃疡,基本上所有人吃的药都一样,而中医要根据证型选择不同性味的药物。
上下内外,真有阴阳之分?就像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他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存在的。人体也一样,上面和下面,就好像白天和黑夜,一个相对比较活跃、外放,我们就把它归为“阳”,下面相对比较沉静、内敛,就归为“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学说之一,它从两分法的辨证观点出发,总结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规律。“阴阳”最初来源于中国古人对自然界温度的直观认识,即所有表现为寒冷的现象,或能引发人们寒冷感觉的事物都属阴,最直观的如冬季低温则为阴,夏季温热则为阳。
说起阴阳,我们脑袋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太极八卦图、黑白两条鱼、中医中的阴虚阳虚、太极拳甚至一些看起来很玄幻的东西。但是什么是阴阳呢?阴阳一说来源于我国周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东方文明的思想渊源。《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其实,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辨别阴阳。其实在中医养生学里,处处体现着阴阳的思想,不仅用阴阳思想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还用阴阳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人的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