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怎么这么难”的话题,再上热搜。家长反映,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课间不要下楼,不能高声说话、跑跳,被抓到还会扣分。课间十分钟,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想想如今的孩子,真心不容易。各种期待、鼓励、压力,一股脑像山一样压下来,无可逃避。
澎湃新闻记者 薛晶 综合报道近日“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话题,引发了一场全国大讨论。课间10分钟原本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但近期有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生的“小课间”被约束,除喝水和上厕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
小学语文《课间十分钟》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只一分决定输赢,可是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原标题:课间十分钟,让孩子“野”点又何妨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此前,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中小学“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记者调查】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下课铃响了,本该热闹的校园却仍然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孩子到户外活动,除了去卫生间不能出教室,只有在固定的课间时段才能去打水,甚至,在教室不许大声说话——近日,多地普遍出现的“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象登上热搜,引发众多家长、学生共鸣。
原标题: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们小学课文里描述的校园生活正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不少家长反映,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课间不要下楼,不能高声说话、跑跳,被抓到还会扣分。课间十分钟,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多次关注小学“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
在一日的校园生活中,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在顺昌县高阳中心小学,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安静了40分钟的校园瞬间热闹非常:乒乓球桌前排好战队,躬身托球,蓄势待发;
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近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圈养”现象突出。
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课间不要下楼,不能高声说话、跑跳,被抓到还会扣分。课间十分钟,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家长担心孩子视力问题,希望他们能多出去玩;而教师则为了安全,更倾向于让孩子们待在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