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成为大模型落地的急先锋。这些企业业务覆盖宽广,企业体量庞大。它们既可以为大模型提供用武之地的丰富场景,又能支付起早期大模型落地的巨大成本。不过,随着DeepSeek免费开源崛起,数据问题成为阻碍大模型落地进程新的拦路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罗亦丹)3月20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了包括中文、多模态、认知、蛋白质预测在内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1.0”。智源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铁军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从“大炼模型”逐步迈向了“炼大模型”阶段。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在发布会上 华为 供图中新网深圳7月14日电(记者 郑小红 陈文)14日在深圳举行的“大模型时代华为AI存储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表示,企业在开发及实施大模型应用过程中,面临四大挑战。
8月26日,2023年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在深圳召开。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发表演讲,他认为在产业数字化的战略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未来机会在企业级增量市场。而把大模型拉下神坛,即将大模型做小的关键在于发展垂直化大模型。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周鸿祎。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梁枭6月19日,腾讯云召开行业大模型及智能应用技术峰会,首次公布腾讯云行业大模型研发进展,依托腾讯云TI平台打造行业大模型精选商店,为客户提供MaaS(Model-as-a-Service)一站式服务,助力客户构建专属大模型及智能应用。
4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举行2023阿里云峰会,向开发者推出“飞天免费试用计划”。4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举行的2023阿里云峰会上宣布,企业可以调动阿里旗下通用大模型“通义千问”的能力,训练自己的企业大模型。
每经评论员 石普宁上个月底,多家公司表示旗下的国产大模型产品向全社会开放。而这距离国内较早的大模型产品公开发布还不到半年,大模型发展有烽火燎原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中国累计已有130个大模型问世。
大模型热潮已持续近两年。当度过最初的兴奋、回归现实之时,许多从业者、开发者感到失落与迷茫,甚至对未来前景开始有所怀疑。“因为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价值,却低估技术的长期价值。”在9月25日举办的2024百度云智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指出。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8日电(郑莹莹)制造业是AI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28日在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大模型在工业企业的实施路径”研讨会中,制造企业分享了借助“智改数转网联”实现提质增效,并积极探索大模型研制及应用创新的历程。
近段时间,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关注。在1月20日发布DeepSeek—R1模型后,公司1月份用户增长达1.25亿,其中80%以上来自1月份最后一周,创造了7天完成1亿用户增长的纪录。开辟竞争新赛道全球AI大模型热潮已持续了两年多。
今年以来,国内外科技企业竞相围绕大模型扩展商业版图。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累计有130个大模型问世,其中,仅今年前7个月就有64个大模型发布。国产大模型进入高速发展期,加速千行百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每经记者:于怡朗 每经编辑:陈俊杰2024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于7月26日—28日在上海举行。7月27日,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发表演讲称,ChatGPT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技术信仰的胜利。
“我知道(大模型)未来一定会兴起,要早一点做准备,否则就来不及了。”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编辑|马吉英图片来源|受访者大模型是未来,周明对此早有预判。创业之前,澜舟科技创始人兼CEO周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领导团队做了3年多的大模型。
采写:本报记者 龚 茜策划:何 屹 房琳琳继去年“百模大战”之后,今年国内大模型产业应用进入爆发元年。然而,大模型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其训练数据规模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语料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高质量中文语料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每经记者:可杨 杨卉 每经编辑:何小桃,兰素英【编者按】:本周,OpenAI推出新一代旗舰AI模型——GPT-4o。而早在2023年3月15日,GPT-4就已正式问世,其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迅速使生成式AI成为全球焦点,掀起了一场AI技术竞赛的浪潮。
随着数字经济持续发展,AI大模型产品不断涌现。在本轮AI变革中,大模型担当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未来大模型产品的进一步更新完善下,产业链哪些环节有望更受益呢?近日,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业首席分析师、执行总经理彭虎做客澎湃新闻《首席连线》直播间,就上述相关问题作出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