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8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当时毛主席提出的目标实现了吗?然而前进的道路充满波折,在中国搞工业化,谁也没有经验可循,都是在前进中探索,没有失误是不可能的,正当大家大干快上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来了,这还不说,苏联又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原来大量的工厂建设半途而废,苏联还在逼债,可是我们没有钱还,只能用实物相抵,而我们还没有拿的出手的工业化产品,只能用猪肉、鸡蛋、苹果等农副产品来偿还,比如河南省当时是全国生产粮食和生猪生产的大省,但也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还债也成为了经济最为困难的省份,当时郑州市肉联加工厂连续几年,每天都要宰杀5000多头优质肥猪,运往苏联还债,所以河南出现灾荒这也是原因之一。
文/峯言峯语前言在20世纪初的欧洲版图上,沙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老牌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而此时的俄罗斯帝国经济步伐沉重,工业生产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更是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平。在农业生产上,还在普遍使用着木犁和石犁,诉说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困境。
事实上,在口号提出的15年后,英国钢产量2665万吨,中国产量2522万吨,在口号提出的37年后,中国就以9500万吨的数字超过了美国,到了50年后的2008年,当时中国钢产量已经接近5亿吨,远远超过美国,是美国的5倍有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钢产量以千万吨计,美国甚至高达7000万吨,而新中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1950年中国钢产量也仅为61万吨——这点钢产量,平均到每个中国人不够打半把菜刀。
简单的一张钢铁产量图,背后是中国钢铁工业的不懈努力,背后是一个个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跨越。从0到1,步履维艰,披荆斩棘,攀登高峰。中国钢铁业在沧桑巨变中,用钢铁力量托举起一个强大中国。今天,就来聊聊新中国钢铁的起步之路。01.
若要问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建设一支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制式化军队过程中,哪个国家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作为一个刚刚完成基础工业化与扫盲的国家,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研究方向、缺乏实物提供研究指导,大部分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