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儿童青少年处在心理健康的快速发展期,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都会对其生长发展带来影响。”1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介绍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来源:【人民健康网】近年来,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教育部决定自今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治疗师陈俏如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学生的情绪波动频率和正负向幅度是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
1月22日,政协第十五届佛山市顺德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举行,“委员通道”开启。顺德区政协委员、勒流稔海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邱兆林认为,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从社会、政府、教育层面做好。“作为教育界别政协委员,我比较关注的是教育、文化、安全等领域的民生微实事。
孙金荣介绍,作为家长要有科学的认识,疫情期间不仅孩子,包括家长都会出现焦虑、烦躁情绪,这是正常人遇到非正常事件下的正常反应,家长要耐心平和地倾听,并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和温暖的支持。
奥利·安德烈亚森等人的研究指出,很多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等被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具有遗传性的,家族中的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代的心理健康,即便如此,在大众的认知中,心理疾病主要还是个人的困扰,最多只会在家族中“传播”,并不会影响到身边的朋友们。
自卑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心理状态,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动中,对自我形象和他人看法非常敏感。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而过度自卑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学习、人际交往,甚至未来的生活。当孩子感到自卑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作者:董奇(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行为和习惯,关系到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养成,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全局性影响。
1、每年开学其实都是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一个时期,为什么?开学了,各个中、小学的校园里又迎来了众多学生。每年的九、十月份,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开学综合症”显现,学生入学适应将变得困难、情绪问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