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唐卡的功能“唐卡”为藏语的音译,指一种可以悬挂的卷轴画。在西藏出现较早,有人考证源于吐蕃时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身携带的布画。画幅大小差距较大,小的只有数寸,大的则到十米,如寺院晒佛展出的巨型唐卡。唐卡画以宗教人物和宗教历史事件、教义为主要描绘对象,多挂于寺院中。
唐卡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宝,被称为藏族“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主要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在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是用于佛教教徒经堂、佛龛之功用。
当藏医药遇上唐卡,会怎么样?正在展出的“藏医唐卡精品展”为您揭晓答案。图为观众在观看藏医唐卡精品展介绍 摄影:王茜该展览于11月1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正式开幕,展期为2023年11月1日到2024年2月29日。
那么,唐卡的“唐”和唐朝有没有关系,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关系,但如果从时序和材料上看,似乎又有一些关系,那就是它形成的时间正好是大唐时期,汉地的卷轴画形式和文成公主带去的纺织技术等影响了藏传佛教绘画形式。
唐卡也叫唐噶、唐喀,是藏语的音译,指的是一种悬挂供奉的卷轴画,所画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在2006年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文献丰富、自成体系,几千年来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图为珍贵的医学著作收藏。早在公元前3世纪,高原人就有了“有毒必有药”的医理。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强盛的吐蕃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