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946年四三会议召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部分反正伪军、翻身农牧民和青年学生以及原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师合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这支队伍活跃在东起沈阳、长春,西至绥蒙的原野中,保障了东北和华北战场主力部队的侧后方安全。
战斗在察绥前线——战斗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一支劲旅。在战役打响前夕,冀热察军区命令骑兵十六师进入察北地区作战,与察北骑兵三师、内蒙古骑兵十一师,相互协同,积极出击,牵制住察北敌人,并相机夺取敌人占据的县城。
字体:在内蒙古骑兵5个师中,第一师是最早成立的,这个师的两任师长均是达斡尔族——莫德尔图和王海山。内蒙古骑兵一师创建于1946年1月,前身是1945年8月参加兴安陆军军官学校进步师生在阿尔山和葛根庙起义的部队,以及此后组建的民警大队、警备大队和警备部队,是活跃于王爷庙地区一支重要的地方民族武装力量,继而发展成为解放战争中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
寒峰,蒙古族,曾用名李成林,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大阳村人。1975年1月至1983年4月,寒峰历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工交办公室副主任、内蒙古电管局局长、党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
从1946年参与组建内蒙古卓索图盟骑兵纵队,一直到1955年离开部队,她在内蒙古骑兵部队战斗、工作了近10年,历经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中华民国的败退和新中国成立,她成为内蒙古骑兵部队中仅有的女性师级干部。
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乌兰夫作了重要报告,首先肯定了军区部队3年来在建军方面,特别是在战争中所取得的成绩,指出这支部队是根据内蒙古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它一开始就接受了党的领导,团结教育改造过程都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进行的,是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成长壮大的,它对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翻阅昭乌达盟解放战争历史或内蒙古骑兵历史,天大支队的名字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其身份也是眼花暸乱,变了又变:一会天大支队是冀热辽军区独立大队,一会又是热北军分区骑兵独立大队,一会又是驻扎在阿旗的天山支队,一会又是内蒙古骑兵昭乌达军事部32团,一会是分属昭乌达盟军分区管辖,一会又属呼纳盟军分区的一部分,是空军,又是38军入朝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