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叔叔,身体恢复不错,继续服药巩固一下,过段时间就能出院。”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住院部,刘赓在与一名年长的男性患者亲切沟通时说。刘赓是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李乾构初春时节,天气由寒冷转为暖和,人体要适应这种气候变化,就要注意养生。春季养生,六要为常才能“生”出健康。衣要下厚上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阳气生发,人体体表腠理开始打开,抵抗寒气的能力减弱。
炎炎夏日,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同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为避暑热,不少人吃冷食、喝冷饮。其实,有些习惯并不适合夏季养生。不可贪凉01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吹凉风、洗冷水浴等。
【胃痛】胃痛,古代常与“心痛”“心腹痛”“心胃痛”“心下痛”“心脾痛”等混称。历代文献里,凡胃脘痛未独立论述者,均兼见于“心腹痛”“心痛”等病症中。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特别指出“心下”即“胃脘当心而痛”的部位。
2月4日迎来“立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标志着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立春时节后,天气将由寒冷转为暖和,人体要适应这种气候变化,做好养生,为接下来一整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李老年轻的时候,工作多比较累,既要看病,又要讲课带学生,还要搞科研,加上那时候也不注意锻炼身体,时间一长,大大小小的患上了12种疾病,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气管炎、脂肪肝、前列腺增生等等,常见的老年病基本都占了。
李乾构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中医养生逐渐从“秋冬养阴”转到“春夏养阳”,保肝护阳成为重点。衣要下厚上薄。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阳气生发,体表腠理开始打开,抵抗寒气的能力减弱,而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
李乾构立夏之后,天气炎热。有人喜欢长时间待在开空调的房间,有人从冰箱里取出饮料就喝……这些贪凉的习惯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减缓人体新陈代谢,把本应调节体温的汗液滞留在体内,从而导致“空调病”或者胃肠疾病。所以,夏季养生不要贪凉,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应适当出汗调节体温和排出代谢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