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双标”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经销商、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大型餐企采购和家庭消费端了解到,整体来说,无论是B端还是C端,对于零添加酱油的需求短期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提升,且零添加酱油的市占率目前还处于低位。
今年十一期间,全国网友都在“打酱油”。据报道,海天酱油在国内和国外销售的产品配料表不一样,国内销售的酱油产品含有添加剂,而国外销售的产品则不含添加剂。面对“双标”争议,海天味业在十一期间连续发布两则声明,表示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借助“无添加”概念火起来的千禾味业如今被消费者质疑其标榜的“零添加”是擦边球行为。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千禾味业旗下产品包装上的显著的“千禾0”并非指代产品零添加,而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消费者认为千禾味业此举存在欺骗消费者、打擦边球情况。
“海克斯科技”食品事件继续发酵,国人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我们已经过了只追求吃饱、不管吃得好不好的阶段,相信中国人未来会更重视食品质量,终有一天那些滥竽充数的食品生产企业将被市场淘汰,货真价实的良心企业成为市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