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旨在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时,应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和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相结合,在“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购买者”关于支付价款十倍惩罚性赔偿金的诉讼请求。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2024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司法解释于22日正式实施,对保护普通消费者维权、规范“知假买假”索赔等作出规定,对代购不合格食品药品、食品标签及说明书瑕疵认定、小作坊责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 (薄晨棣、高清扬)今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24年8月22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消费”要件——《张某诉上海某生鲜食品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入库编号:2024-07-2-084-002)》解读谢勇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二级高级法官胡雪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外高桥人民法庭四级高级法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2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已突破9.74亿,但以次充好、货不对板等消费欺诈问题频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若商家故意虚假宣传或隐瞒商品缺陷,可构成欺诈并承担退一赔三责任。如何界定“消费欺诈”?遭遇陷阱如何有效维权?
本期“办案心法”栏目“上海法院审判业务骨干”特别专题,邀请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骨干,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四级高级法官——杨捷为我们讲解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中惩罚性赔偿的审查要点。当前,知识产权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昨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建院以来涉网络消费虚假宣传案件审理情况,以及相关典型案例。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炮制AI虚假广告、利用大数据进行虚假营销等情况涌现,让虚假宣传更难辨识。
来源:福州晚报男子精心挑选两枚999足金戒指,准备送给女朋友一枚。没想到,足金“不足”,证书“不真”。近日,长乐法院审结了这起消费者维权案件,判处商家三倍赔偿。2024年9月5日,谢某在尹某经营的淘宝店铺下单购买两枚戒指,实付3132元。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美欣 通讯员 赵镜云 在网上购物时,有部分消费者因所购商品与实际收到的商品规格不一致,从而与商家发生纠纷。面对此类情况,消费者是否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卖家提出三倍赔偿的要求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对部分消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对今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却有人利用诉讼获利,冒充消费者从微商处大量购买减肥产品后送检,并以产品含有我国禁止药物为由,要求十倍赔偿。食品安全问题固然要重视,但如此大批量购买并高额索赔是否应当全部支持?
来源:【中国医药报】为正确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依法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