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一战结束后,英国,法国和美国成了国际社会的主导,组成了国联,也就是联合国的前身。此时的英法美经过一战击败了德国,声誉正盛,而同为协约国的俄国虽然也出力很大,但由于在一战期间被苏联取代,因而受到西方各国的排挤,后来西方各国还武装干涉了苏联革命。
那么如果没有诺曼底登陆,没有英美等国在西线的进攻,苏联会不会战胜德国?可以说,丘吉尔削弱苏联的企图完全落空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在1944年说过:"假如苏德战场的进程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可能到明年春天第二战场就没有必要开辟了。"罗斯福认为如果西方还不开辟第二战场,苏军不仅能打
德国选择双线作战,是受到当时所处环境所影响的,虽是无奈之选,却是必然所为。德国在早期没有对苏联出手,是因为战术中,以取得欧洲战场胜利为前提的,虽然苏联当时已经具有大国气象,但是在欧洲诸国中,还是对它忽视。
如果纳粹德国不是两线作战,而是先进攻苏联,能否打赢苏德战争,甚至改变二战的进程?1938年9月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使得纳粹德国兵不血刃的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而之前8月苏德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也暗中约定瓜分波兰。
德国打赢二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德国和自己的对手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德国仅仅只是一个千万人口级的中等强国,而在其对手中却有美国和苏联这样洲级大国。1940年的德国大约有7000万人口,全年钢产量2150万吨,发电量630亿千瓦时;而同期美国的数据为1.
向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的军民,致敬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美国、苏联、英法,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力量,我今天将从军事、经济、战略三个维度,一起来说下美国,苏联,中国的贡献及其相互作用。一、美国:西线、太平洋战场的掌控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