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2月8日电(记者 梅镱泷)今年21岁的由娜丝佳,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现在正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商务汉语。“从小就向往来中国留学,因为很喜欢这里的文化和历史,如今梦想成真了。”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由娜丝佳向记者表示。图为由娜丝佳和家人在中国旅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和中亚国家在密切交流中相知相亲、互融互通。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文化商贸交流由来已久、绵延至今。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位和中国结缘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索菲娅·乌舒洛娃。她是中亚国家海关和贸易相关法律方面的学者,也是地地道道的西安媳妇。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和中国的故事。
出生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的苏鲁,因为在15岁生日宴会上,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直播而爱上了中国。2010年,苏鲁来到了北京,开启她在中国的求学路。在同学和老师们的帮助下,苏鲁2016年学成回国,在她的家乡做起了集装箱物流生意。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正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
中新社阿斯塔纳9月18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姑娘的中文情缘中新社记者 单璐“你能想象吗,来自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但在那一刻,我们聚在一起,中文成了大家的通用语言。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艾格热木·图兰是三个孩子的妈妈。2024年,因丈夫的工作原因,全家人都来到北京生活。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在中国体验春节。艾格热木·图兰说,身处异国他乡,自己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不通。好在遇到困难时,她和孩子总能得到来自陌生人帮忙。
“老板,这个(黄瓜)多少钱?”“老板,我要做糖醋排骨,给我挑一个好一点的(排骨)。”如果不看对方相貌,谁会想到,在菜市场熟练地挑菜,并与小商贩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竟然是一个“洋媳妇”。这个洋媳妇就是十多年前来中国留学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娜塔莎。
中新社江西安远5月26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姑娘的赣南之旅:品美味赏美景作者 姜涛 陈晨 吴思瑜烫粉、切肉、调料、涮肉、冲汤……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城区的一家三鲜粉店,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姑娘萨沙在店主的指导下,用不太熟练的动作成功做了一碗当地特色三鲜粉。
最近,正值中国的毕业季,在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明玉也迎来了回国的日子。2023年9月2日,明玉在自己生日这天来到兰州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国际教育学习。也是在这天,她就许下了一个心愿,一定还要再回到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零时差工作室】索菲亚,一名热爱着中国文化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她好奇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茶,为此决定来湖州长兴水口乡一探究竟。在这里,索菲亚跟着老乡亲身体验了一把“一芯一叶”的采茶方式,学习了如何炒茶,观摩了唐代传下来的煎茶技艺。“茶遇水而生,水遇茶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