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山朝海,襟带三江的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秦末汉初,珠江南北两岸分别约在今天的市二宫背面和西湖路南侧,江面宽超2000米。古时的羊城人或外地人,曾将珠江称为海,在江上还未架起桥梁的时候,全靠舟楫渡江,“过珠江”也被叫做“过海”。
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伶仃洋大桥,这座大桥长2826米,其中主跨达1666米,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建设,时速100千米,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而洪水频率更是设计为300年一遇,不管规模还是在标准及要求上,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从中也能看出我国的建桥技术是越来越成熟了。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的优良传统,因而,一座座桥梁散落在中国大地上,或古典、或现代,或沧桑,或鲜丽,或绚烂夺目,或古朴静谧,或气势恢弘,或小家碧玉,无论是何种“性情”,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便利了交通,装扮了河山,成为一道道百看不厌的风景线。
大年初一一大早,当人们还沉浸在除夕夜热闹的余韵中时,广东省南雄市区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由99节构成,共399米长的巨龙在三影塔广场腾跃而起,连同青草狮、舞春牛等非遗项目一起,沿街巡游前行贺新春,现场吸引了3万多名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