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结合患者自身疾病特点进行个体化医疗方案,改善了患者远期预后。但仍有并发症困扰许多患者,如手术后淋巴水肿、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等。其中淋巴水肿致使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影响肢体功能。那为什么会引起患肢淋巴水肿呢?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中的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已达226万,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其中,我国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就有41.6万例,占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的18.4%。
最近,很多癌友在互助群里提出疑问:“乳腺癌术后一个月,发现患侧手臂有点肿,这是正常的吗?”但切除腋窝淋巴结,可能会破坏上肢淋巴循环系统,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不正常的集聚在软组织中,进而造成上肢淋巴水肿。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癌症,约15%-45%的乳腺癌幸存者在术后3年内出现淋巴水肿。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乳腺癌手术时清扫了腋窝淋巴结,术后放疗、感染等损伤了淋巴系统而引起。
杨思思 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彭阿姨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了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彭阿姨特别怕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迟迟未做。刚好,放疗结束就到冬天了,冬季的层层包裹让她不做术后功能锻炼的充足理由。一年后,彭阿姨发现左手越来越“胖”,最严重的时候胖了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