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远藩、卢先翠夫妻俩坐在一起吃西瓜 刘彦君摄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曾业 李茂佳 罗惟巍时钟拨回上世纪90年代,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开工建设。三峡工程的成败,在于湖北、重庆21个区县的120万人口能否搬得出、稳得住,以及最终是否能致富。
《1996年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要求,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淹没涉及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的龙宝、天城、五桥,忠县,石柱,丰都,涪陵的李渡、枳城,武隆,长寿,渝北区,巴南区,原重庆市区,江津市共19个县区。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为支持工程建设,百余万库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舍小家为国家,创造了中外水利建设史和工程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5月23日,水利部召开三峡后续及移民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三峡工程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长涛波涛滚滚流,江流险恶,险多滩急难行大船,长江天险是只难路虎。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写下壮丽诗篇;”更立西江石壁,截断乌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羔,当惊世界殊”毛主席以浪漫主义理想表达了对兴建三峡工程的期盼。
曾经存在安全隐患的岸线变身为“滨水走廊”,吸引南来北往的游客驻足;示范河湖创建让乡亲们吃上了“生态饭”,不再为致富门路发愁;实施老街改造留住城市原生态,清冷的街巷重现繁华景象……10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
中新网永州7月18日电 (李焕云 谢助民)冒着高温,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大庙口镇白沙村党支部书记凡卓远和杨志华来到稻蛙养殖基地,查看稻蛙用水情况。杨志华原是重庆市忠县人,2002年随父亲搬迁到白沙村,现通过发展生态稻蛙共养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带头人。杨志华的稻蛙共养基地。
12月14日,三峡工程迎来开工建设30周年。1994年12月14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长江西陵峡中段开工建设,131万名移民通过就地后靠、外迁安置等方式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如今,三峡工程在发电、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数百万“新三峡人”也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背井离乡”这四个字,相信在每个人心中是如此沉甸,它包含了多少喜怒哀乐。1993年,三峡百万移民工程正式拉开帷幕,三峡移民工程,也被称为中外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那些住在水库下游的人民,在国家建设时期,能够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