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陈俊杰5月12日早间,在中芯国际(SH688981,股价55.05元,市值4362.2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联席CEO赵海军表示,公司的新厂将各有侧重。其中,中芯深圳主打高压驱动、摄像头芯片和功率电子。
此前中芯国际发布的公告显示,中芯国际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有意在临港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将规划建设产能为10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聚焦于提供28纳米及以上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近日,中芯国际与天津市西签署新的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座12英寸晶圆厂,注册资本50亿美元,投资总额为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6亿元,规划建设产能为10万片/月,可提供28纳米至180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这是中芯国际第四座12英寸晶圆厂,目前在北京、深圳和上海,中芯国际还有3座新建的12英寸生产线。
中国晶圆制造龙头中芯国际8月26日公告,与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订立并签署《中芯国际天津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拟建设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
近日,深圳市坪山区投资推广服务署公示了中芯深圳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项目遴选方案。公示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既是巩固提升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更是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的重要抓手。
证券时报记者 阮润生随着下游客户库存过剩告一段落,半导体周期性温和复苏已经成为主旋律。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消费电子复苏、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需求释放,带动国产本土晶圆代工厂商业绩增长。同时客户与供应链双双奔赴“在地化”模式,已经成为代工厂商业绩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