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国家放开二胎后,佛山70、80、90后部分辣妈都在积极“备战”着。近日,一张落款为“人民医院产科门诊”的《产科建档须知》提示刷爆了顺德人朋友圈!小编适育年龄的朋友开始“方”了!床位满了?不建档?莫非传说中的“生育高峰”,原来就在下半年?
今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在慢慢发酵。这次参加省两会,“二孩新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热门妇产医院一床难求的局面如何改善?新出现的一大批高龄产妇去哪生最安全?助产士极度缺乏怎么办?一个个问题被代表委员们抛出来。
疫情期间,有不少段子都在调侃,大家都关在家,年底会不会迎来一波生育小高峰?近期有消息称,随着我国疫情情况的好转,很多医院的妇产科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队,怀孕的孕妈们人数增长了很多,可以说,复工后可能会迎来一个小小的“生娃潮”。
去年我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广东本来是生育率挺高的地区,可是今天有广东网友晒出了夫妻二人去医院妇产科就诊的画面,妇产科现在的状态是医生护士等着孕妇来,估计今年的新生儿出生率仍然不会很高,以前去妇产科排长队的等着检查的画面已经没有了。
你不想生娃了,可不只是家里多一张嘴少一张嘴的问题,后果的严重性远远超乎大家的想象。近几年来,国家为了让年轻人生孩子多生孩子操碎了心。以前,你超生一个没钱交罚款,有些地方可能爬上房顶把瓦都给揭走了,更不要说那些猪牛羊了。
据北京市卫计委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单独二孩的申请人数已经超过53000人,而伴随着“猴年”的临近,一些受“羊年”传统影响推迟生育计划的家庭也加入了生育大潮。目前,北京不少医院产科孕妇建档已经超负荷。
生育率下降,产科亟待转型,正如胎儿在黑暗束缚的产道挣扎,等待新生。 (视觉中国/图)两娃妈妈张俪没想到,自己的两次怀孕过程,居然经历了生育由热及冷的变化。怀大宝的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加上生肖偏好,1883万“猴宝宝”创造了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生育最高峰。
在吉大二院妇产科,坐满了等待就诊的孕妇及家属。记者 白石 摄“妇产科这人也太多了吧,连站的地方都要没了……”29日下午1点,长春市民小刘带着怀孕3个月的妻子来到吉大二院妇产科准备进行检查,结果被医院的场面镇住了。“妇产科候诊区有三排椅子,上面全是人,而站着排队的人更多。
在山东省济南市各大医院妇产科, 都排满了做产检的准妈妈。单独二孩政策在山东省落地已月余,据统计,截至6月底,全省有17852人申请单独二孩生育证,已审批发放8121人。单独二孩效应初显,在各家医院妇产科,做孕检及待产的准妈妈明显增多。
鲁网3月24日讯 (山东商报记者 玄晓霞)进入猴年,医院迎来生产高峰。猴年遇上“放开二孩”,“猴宝宝”来势汹汹,记者走访省城两家综合医院的妇产科发现,面临这股“婴儿潮”,不管是妇产科门诊还是病房,都倍感“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