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和冠欣“外骨骼机器人”是什么?它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结构,也称“可穿戴机器人”,融合动力控制、传感、信息、移动计算为一体,对使用者的肢体动作进行辅助或增强。近年来,针对老年人和运动功能部分丧失的病人的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点燃火种台的9位代表中,有一位穿戴着外骨骼机器人缓缓走到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除了在康复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在国内军事方面也有应用,如国产单兵外骨骼系统,被称为无动力机械式外骨骼助力系统,是一个严格贴合人体,可以随关节灵活运动的外部支架,用于辅助减轻使用者执行任务过程中身体所承受的力。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钢铁侠的战衣让无数科幻迷为之着迷。这实际上是一种外骨骼机器人的未来形态。如今,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从影视作品走入现实世界。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布法罗机器人实验室,看到一款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第五代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取得进展。这种机器人能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还可辅助截瘫患者进行上下楼梯、抬腿、调整步态等康复训练。3月6日,一名截瘫患者在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下行走。
昨天(17日),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其间一系列论坛就推进制度性开放、加快清洁能源建设等主题进行探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昨天(17日)东博会首次举行了以“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边会。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举行,不少外国企业、参展商和观众纷纷把目光瞄准中国,聚焦“中国智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许多领域的机器人正在经历从仿制到领跑的转变,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防护装甲、机械臂、外骨骼....
12月11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周年庆暨骨科机器人学术会议在该院沙河院区顺利举行。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春熙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功完成了我国自主研发辅助关节置换机器人上市后的全国首台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术。
近日,青大附院关节外科张海宁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山东省首例Mako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患者胡女士今年82岁,左侧膝关节疼痛十余年,半年前疼痛症状加重,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robot OR robotic OR robotics OR robotically OR computer,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R 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 OR TKR”,中文检索词:“机器人辅助,计算机导航,全膝关节置换术”,最终纳入64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阅读提示作为智能制造与智慧医疗融合的前沿科技产品,手术机器人正在革新传统的手术方式。在产品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考虑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以及市场接受度,更要满足严格的行业质量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