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清王朝在经历了数次失败之后,才真的意识到,不变法是不行了,不改革清王朝会被倾倒。在这段岁月的挣扎历史中,有五个满人出身的八旗子弟,他们被称作“晚清满人五虎”,是整个满洲八旗最后的牌面,同时也成为了清王朝的“救命稻草。”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制度之一,其发展过程伴随着整个清王朝由兴而盛,由盛转衰,最后灭亡的全过程。很多朋友对八旗制度只知其名,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清朝八旗制度的变迁史。从一旗到八旗清朝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本是明朝军队中的一个小官,后凭借父亲留下的13副盔甲起兵造反,这是清王朝的开端。
比如在清朝创业之初,每天行军打仗,官兵每天面临生死考验,日常如果不拼命训练,就容易在战场上送死,所以只有拼命训练,琢磨战术动作,战斗力自然就会增强,而在长期的和平年代,既没有了假想的敌人,也导致缺少必要的训练,即便不认真训练,甚至不训练也不会面临生死存亡,久而久之,懈怠的风气进而一步步地影响到军士的士气,最终整体竞争能力与战斗力不断下滑。
盛极必衰是每一个王朝不可逃脱的宿命,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2年最后一任皇帝宣布退位,一共经历了268年。清朝的灭亡不只是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终结,它还会留下一些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比如清朝最后为了翻盘而整编的100万军队。
从八旗铁骑横扫中原,到湘军崛起力挽狂澜,清朝三百年间名将辈出,却罕有人能跳脱时代局限书写纯粹传奇。 他们或开疆拓土,或救亡图存,功过交织于王朝盛衰的裂缝之中。本文以军事贡献、历史影响为核心标尺,结合《清史稿》《清实录》及近代研究,客观梳理清朝十大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