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6月20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及国际合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从21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栖息范围不断扩展和优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该物种从“濒危”等级调降为“易危”等级。
来源:【重庆日报网】8月2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四川美术学院获悉,首届金熊猫奖标识和吉祥物日前官宣,静中有动、虚实结合的“中国国宝”大熊猫标识和吉祥物“嘟嘟”均由该校师生团队设计。由川美师生设计的首届金熊猫奖标识。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大熊猫无疑是成都最出圈的一张名片。对很多游客来说,来成都的第一站就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全球女顶流“花花”的家就在这里。作为熊猫文化的核心承载地、5A级景区熊猫基地每年吸引游客近千万人次。
近年来,雅安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紧扣熊猫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系列活动。雅安,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体验大熊猫发现、保护、繁育、放归完整历程的地方,1869年神父戴维在这里发现了大熊猫,是名副其实的大熊猫故乡,目前在雅安就有野生大熊猫340只,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明星熊猫,有“康康”“兰兰”“佳佳”等。
展现和合之美,邀约光影同行。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开幕在即,标识和吉祥物正式“官宣”。标识里的熊猫在做啥动作?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又传递着什么理念?四川观察记者来到四川美术学院,对金熊猫奖的标识及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汪泓教授进行了专访,了解这只“金熊猫”的诞生过程。
大熊猫是中国人民的“国宝”,也是全球珍稀野生动物的旗舰物种,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今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开展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还将与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开展新的合作。
新华社成都11月26日电(记者余里、胡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11月26日,在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开幕大会上,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和中国学生代表共同演唱大会主题歌曲。
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举办地——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所在的四川天府新区秦皇寺中央商务区。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黑白分明的毛色、憨态可掬的模样……大熊猫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生物重要性,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和关注的动物。
中新社成都10月2日电 题:“国宝”大熊猫:栖居更美境 云游更广天作者 王利文 安源“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以“黑白分明”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广受世界喜爱,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旗舰代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作为“国宝”的大熊猫,近年来种群稳步扩大,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保护研究工作持续取得进步,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体现。
从功夫熊猫、爬墙熊猫、蓉宝到金熊猫,10月在成都还将见到世界科幻大会的机甲熊猫“科梦”……在世界各地,大熊猫都是“顶流”,更何况是在它的家乡四川,人们爱熊猫,保护熊猫,在文化中注入熊猫元素,形成熊猫文化。今天熊猫已经作为中国的友好使者走向世界,熊猫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