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超过两个人就会有统一时间的问题,为了将大范围的时间统一到一起,人们需要建立授时系统,告诉周围人准确的时间。所以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授时,人们几乎利用所有的通信手段进行授时,从晨钟暮鼓到午炮报时,再发展成为落球报时,都是古代人传递时间的手段。
这篇文章是2009年11月28日圣凯教授受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雷泉邀请,于复旦美国研究中心发表的题为“生死的探索与生命的尊严——佛教生死学序说”的演讲,内容不仅涉及临终关怀、了脱生死、生命入胎投生的过程,还探讨了关于堕胎、自杀等的生命重大问题,以让更多的学者与现代人了解佛教的生命观,启发大家对生命更深入的思考,从而珍惜、尊重我们当下的生命。
田漏是农民之间相互配合计时的一种方式,它的根本作用更在于辅助农田的培养,种植与灌溉,苏轼也曾对“田漏”的模式有所描述:“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