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编辑部【新智元导读】历时三周,陶哲轩成功地用AI工具完成了形式化多项式Freiman-Ruzsa猜想证明过程的工作。他再次呼吁数学研究者学会正确利用AI工具,网友惊呼:以后的数学论文不需要人类可读了?用AI工具辅助研究数学的项目,再一次被陶哲轩跑通!
“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推导公式了,也许过不了两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机器就能超越人了。”2024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儒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有个华人数学家陶哲轩,在2023年就不断用AI工具进行数学研究。
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由AI完成的作业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让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批判质疑的精神。她观察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在GPT刚诞生的时候,学生可能只是借助AI来润色,但现在脱离了AI,学生已经快失去了原创写作的能力。
·从2000年至2022年奥数比赛中抽取的30道几何题中,AlphaGeometry解决了25道。从历史上看,在相同时间内,人类金牌得主平均解决了25.9道。AlphaGeometry团队成员:(左起)Yuhuai Wu、Trieu H. Trinh、Quoc V.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17日报道,在4年时间里,计算机科学家郑潮(音)一直被某件类似于元数学问题的任务弄得心神不宁:如何构建一个可以解答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几何题的人工智能模型。国际奥数竞赛是一年一度全世界最有数学才能的高中生的比赛。
科技日报 12月20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介绍了其最新的人工智能(AI)推理模型——o3及其轻量版o3-mini。该公司宣称,o3具备更先进、近似人类的推理能力,在代码编写、数学竞赛和掌握人类博士级别的科学知识等方面,均超越了其“前辈”o1。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学科与AI技术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18日举行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暨首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人工智能专家围绕AI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的融合运用展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