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身上纹着一条表情狰狞的青龙,也许这是他为证明自己所谓“实力”的一种方式。由于好勇斗狠,如今的他,正在走父亲的老路。赵志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进了监狱,赵志的母亲多年带着他四处奔波,屡屡受同龄孩子的歧视,父亲出狱后,父子俩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未一起生活过,关系淡漠。
“你好,请问是张某的妻子吗?我是深圳监狱民警,张某申请了监区亲情帮教,现在需要亲属提供身份证号用于核实身份信息。”“警官我终于等到您的电话了!原来他没骗我,真的有这事。”近日,张某的妻子陈某接到了一通特别的电话,它来自深圳监狱,这个电话陈某期待已久。
近日,在浙江丽水云和拘留所的监室里有这样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在同一个拘留所,同一个监室,一对夫子,相见无语。据了解,这是浙江省禁毒总队百城禁毒会战以来,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据介绍,45岁的老林因为赌博举债、生意赔钱、染上了毒品,老婆坚决和他离了婚,而当时的儿子小林正在读中学。
高考结束进入大学是每一位莘莘学子都非常期待的一件事,这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人生中新阶段开始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自己美好未来开始的第一步,预示着希望,但有时候孩子的新开始同时也是自己父母的新开始,近日一则监狱服刑人员儿子高考697分的新闻成为了众多网友热议的对象,这位父亲的那一句“以你的成绩为动力,积极改造”让众多人感到热泪盈眶。
本报讯(记者 殷欣欣 通讯员 孙泽杰 顾鲁琛) “快叫‘爸爸’,叫‘爸爸’。”在北仑区司法局远程视频会见室内,一位50多岁的阿姨催促着身边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他们正对着远程视频会见设备的摄像头,另一端是正在监狱服刑的朱某。“爸爸!
一位罹患脑梗、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九旬老人,最后的心愿就是见一见正在狱中服刑的儿子,但该罪犯却不符合特许离监的条件。记者3日从北京市监狱管理局获悉,为了让老人不留遗憾,也促动服刑人员真心悔过积极改造,北京市良乡监狱特事特办,成全了父子俩担架上的特殊会见。
8月7日17点,服刑人员亲属在茶陵监狱外排起队伍,准备走进高墙内实地参观与5年未见的儿子重逢,李正(化名)父子俩泣不成声对大多数人来说,昨天只是个普通的星期四,但对11岁的李卫(化名)而言,却是个期盼了太久的日子----时隔5年,他终于见到了正在茶陵监狱服刑的父亲李正(化名)。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霞 见习记者 龚沙 通讯员 周加良 邓慧 任锦 摄影 张培培“我曾经无数次想当面问问他,为什么要犯罪,害我一个人无依无靠,到处孤苦飘零。”这是一个18岁少年对父亲内心深处的泣血发问。“是我的犯罪害了孩子!这么多年了,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活着,我真的对不起他呀。
“爸爸!”“小牛!”10月23日上午,在邑州监狱会见回归中心的亲情帮教厅,一对身着囚服的父子,在泪眼婆娑中紧紧相拥。这是一场特殊的亲情帮教。儿子是在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成都未管所”)服刑的未成年犯小牛(化名),父亲则是在邑州监狱服刑的罪犯王某(化名)。
对于一对同是被判死缓的服刑夫妻,入监12年来,除了通信之外,双方从未见面,狱警还联系到他们的女儿,让这对夫妻实现了入狱后的首次团圆,女儿抹着泪说:“12年了,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一手握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了”。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见习记者 唐佳燕又是一年中秋节,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这群孩子却难以和父母团圆。一个错误的念头、一次触法的行为、一纸判决书,结局不只是让犯罪分子受到制裁,也让无辜的他们背负后果,至多只能隔着玻璃与父母相见。他们是服刑人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