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一段:“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这个成语中,重点要理解“廷”字。这也是今天要讲的汉字。《说文解字》“廴”部的部属汉字只有三个,就是“廷、正+廴、建”,其中有两个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即廷和建。
《大明王朝1566》是迄今为止互联网上评分最高的国产历史剧,讲述的是围绕“改稻为桑”国策,发生在嘉靖朝野的权谋争斗。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观众看完之后还是会觉得比真实的历史还要过瘾,毫不夸张的说,看懂了这部电视剧,就看懂了明朝嘉靖朝的历史、权谋与人心。
古人的“离婚协议书”是怎么写的?吴钩现在人们所说的“离婚协议书”,唐宋人称为“放妻书”,明清民间称为“休书”。先来看唐宋时代的“放妻书”,写得很是雅致、凄美、彬彬有礼:第一份:某李甲谨立放妻书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
说到破译甲骨文字形,就不能不提作于距今一千九百年前后的由东汉经学、文字学先贤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一书,其虽经后世历代流布有所校误,幸有宋代校刊版本与唐抄写本存世,我们才得以据此考证破解了一部分甲骨文字形。
黄姚不算是一个知名的地方,直到《茶是故乡浓》及《酒是故乡醇》两部当年的热播剧和影片《面纱》在此取景,才让黄姚出现在聚光灯下,黄姚与很多江南小镇一样,有小桥流水人家,有精雕细刻的檐梁壁画,有诗文涂墙的古宅民居,还有几百年前留下来的石板街,古镇内有古戏台、宝珠观、龙爪榕、带龙桥、农趣园、吴氏宗祠等。
一、王羲之及其《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内,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们将他尊为“书圣”和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
宋代有个制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意思是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以宰相、御史为代表的行政、司法系统的讨论,皇帝不能独断专行。宋仁宗一直敬畏着这种法度。仁宗很喜欢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想做宣徽使(类似于皇家总管),张贵妃给仁宗吹吹枕边风。
一个人有才有德,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贡献,造福社会大众。所以说有才有德的人是社会的栋梁之才。那如果一个人无才无德,即便他的德行不好,他想做坏事时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就像小狗扑人,人能轻易就制服它。
【连载57】秦律中有“廷行事”一说,《睡虎地秦墓竹简》注谓“廷行事,法廷成例”。“廷行事”之“廷”当指廷尉而言,是国家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行事”成例,因此,秦时的“廷行事”也是一种法律形式,是地方司法人员在审案量刑时可以引为参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