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摘要:李稻葵:城乡养老金10倍差距,建议国家每年花1万亿补贴,认同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解析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时指出,城乡养老金差距高达10倍,建议国家每年投入1万亿元补贴,逐步缩小这一差距,让每位农村老人每月能拿到2000~3000元的养老金。
经济学家李稻葵直言:“农民是最早为国家发展‘交社保’的群体”——上世纪交公粮抵税、土地被低价征收、进城务工支撑基建狂潮,这些贡献折算成养老权益远超当前每月百余元的养老金。数据显示,全国1.7亿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者中,农村老人占比超80%。
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 (记者 门庭婷)把握乘势而上的现在,迎接触手可及的未来。央广网特别策划《对话大家》栏目今天邀请到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教授,与广大网友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及如何为个人资产配置找到新机遇。
专家再出惊人之语,中等收入人群退休金指望不上。清华教授李稻葵说:“明确地讲,按照政府的退休社保安排,肯定是不够的,绝大部分进了城的,已经进入到中等收入人群的这批人,靠政府的退休金是绝对不够的,你早就应该提前规划你的个人退休养老的储蓄了”。
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或者实行农民退休、跟企事业单位一样发放退休金,城里老人就一定吃亏吗?每次我说这个话题,总有一些城里老头老太太跳出来骂,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当中,锅里的粥是一定的,只要别人碗里多了,自己碗里就少了,这是他们的心里话,但是不能明说,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他们的说辞就是农民没交社保,当然也就没有退休金。
今年两会人大代表们纷纷踊跃发言,都在想办法为我们基层老百姓“谋福利”。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在2025年两会上提交提案,获得很多人的称赞。卢庆国的提案就是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现行的168元/月逐步提升至5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