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彭瑜前不久, 93岁的孙贻荪将新写的纪实散文集《回望“第一路”》赠送到成渝铁路青工代表手中。孙贻荪是成渝铁路建设者,上过朝鲜战场,回国后又参加了宝成铁路、川黔铁路的修建,此后一直在铁路系统工作。
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也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完全用国产材料建成的铁路。这一天,重庆火车站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大会现场喜气洋溢,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将绣有毛泽东题词的“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锦旗,赠给西南铁路工程局。
为了这个计划,邓小平同志忙碌了数月这才在百忙之中写好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方案,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拒绝了自己的提议,给出的理由也很是合理,即国家新立百废待兴,用钱的地方多如牛毛,基于大局考虑现在并非是大兴土木的好时机。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70周年,在位于四川内江市市中区梅山公园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前,曾经参与过成渝铁路修建的林正江向前来参观的师生讲述修建成渝铁路背后的故事。陈美瑾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认真听着林正江的讲述。
1948年3月,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全国交通会议,提出了修建渝铁路的构想。邓小平当时说:“成渝铁路是连接东南和西南地区的要道,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筹备,力争早日完成。”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50年,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为了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就向中央提交了一份修建成渝铁路的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