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管风琴家汉斯·安德烈·斯塔姆在德国瓦尔特豪森城市教堂的托卡塔风琴上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作品第BWV565号。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巴洛克管风琴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有着一个特别具有标志性的开头。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西方音乐之父”,音乐史上毋庸置疑的一座高峰,其大量作品因臻于完美的音乐结构和复调技术,被后世无数音乐家视作“圣经”一般的存在。纵是莫扎特、贝多芬、勋伯格等音乐大师,在巴赫那无可挑剔的作品面前,也尽显谦卑与渺小,如同凡人对待心目中的“神”。
“托卡塔与赋格” 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套曲形式体裁,由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 “托卡塔” 和 “赋格” 连缀而成。“近代音乐之父” 巴赫在创作这种体裁时,不仅将托卡塔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极大地提升了赋格的内涵:强化主题并增加和声技法的使用。他的作品也因此成为这一体裁的代表。
作者:郭晓晴钢琴音域宽广,几乎囊括了整个乐音体系,可满足多声部多层次音乐的演奏需求。自20世纪中期起,我国钢琴艺术历经起步萌芽期、高潮繁荣期、停滞期、多元化时期等多个阶段,在70余年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与艺术格调。
7月6日及9日,来自柏林爱乐乐团的“明星阵容”将亮相深圳音乐厅,由长笛首席帕胡德、中提琴首席梅第扬、竖琴首席玛丽-皮耶·朗格拉梅组成的三重奏组合与历史悠久的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组合将先后为观众呈现两场精彩绝伦的室内乐音乐会。
当人们谈论巴赫的音乐时,《哥德堡变奏曲》总是绕不开的,这部作曲家晚期的巅峰之作,被无数伟大的钢琴家奉于神坛之上。前晚,19岁的钢琴少年吕沅翰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与这部283岁的经典之作展开“对话”。《哥德堡变奏曲》更被认为是巴赫的集大成之作。
他们首次将维瓦尔第《四季》录制成唱片,半个多世纪来8次录制,唱片销量总计超过2500万张——创造了这些传奇纪录的,是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7月8日晚,微风摇曳,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登台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献上维瓦尔第的《四季》,在四个乐章的巧妙变换中,动情描绘四季的更替和色彩变化。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时,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本科的金郁矿和同学们一起成立了新古典室内乐团,核心成员有15人,在编制上略大于一般的四重奏、五重奏,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曲目灵活进行增减,乐团的成员几乎都是20岁左右的00后。
二十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现代小说尽管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却有一个极为鲜明的共同特征,即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更加注重作品形式的探索。可以说,现代小说将小说形式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地位,将关注的焦点从“写什么”转移到“怎么写”。对于读者而言,阅读的重点也就从“读什么”变成了“如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