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鼻咽癌,大家都会想到李宗伟,这位全世界知名的羽毛球运动员,2018年被查出罹患鼻咽癌,众所周知,鼻咽癌最佳的治疗方式不是手术,也不是化疗,而是放疗,据说李宗伟先后接受了33次质子治疗,费用高达到936万人民币,这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最近,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来了两位患者,他们同时检查出了EB病毒感染,但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58岁的李女士只需定期随访,而35岁的唐先生却没有那么幸运,他被确诊为鼻咽癌,接受了后续一系列的治疗。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毒呢?为什么不同患者之间的病情相差这么大呢?
诊断鼻咽癌 这三个检查最重要! | 抗癌一线鼻咽癌隐蔽性强,早诊、早治对这种恶性肿瘤而言十分重要。诊断鼻咽癌,主要靠哪些手段?在4月15日开播的“抗癌一线 解码防治”系列直播课栏目中,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医师倪晓光,就这一问题进行解读。
鼻咽癌,是一种地域集中性十分明显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近5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其中,又以我国华南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最高。广东省的鼻咽癌患者,要占到全国患者的60%左右。鼻咽癌如此“偏爱”广东,我们需要为此担心吗?如何判断自己和家人是否属于鼻咽癌的“高危人群”?
不同阶段的鼻咽癌出现的症状区别很大,因为鼻咽本身没有特别的功能,所以鼻咽癌未必会有特别症状,到了鼻咽旁边受影响的时候,例如耳管,因为耳朵是个敏感的器官,所以早期鼻咽癌的病症,很多时候包括耳鸣、听力下降,或者耳朵有不同程度的痛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3月13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医学院13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医学院最新研究成功利用次世代基因(DNA)测序技术,识别出一系列鼻咽癌细胞释放的“血浆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DNA”分子特征,相比传统聚合酶链式反
在一个平凡的周末下午,张伯伯如往常一样,在家中安静地阅读报纸。突然,他感到鼻子一阵刺痛,随即是一小股暖流顺着鼻腔流下。他轻轻一抹,发现是血——他的鼻子又流血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张伯伯并未放在心上,归咎于最近的干燥天气和他年纪大了的缘故。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好发于40~50岁的成人,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首位,其中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鼻咽癌是从鼻咽部生长出来的恶性肿瘤。鼻咽就在鼻腔的后面,蝶窦的下面,连接鼻腔和口腔。另外咽部根据位置分为鼻咽、口咽和下咽。由于它在鼻腔的后面,所以称为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