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枝江的周大伯幼时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还未普及,他不幸罹患小儿麻痹症,自幼时起便拄拐助行,现已使用拐杖四十多年。可就在两天前,周大伯感觉拄拐的右胳膊发凉麻木并一直疼,当地医院接诊后建议立即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
偏瘫患者走路时用不用拐杖,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这种争议不只是存在于医生和治疗师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也存在着争议。通常情况下,对于偏瘫患者在康复到开始练习步行是阶段时,治疗师是不会一开始就让患者使用拐杖的。刚开始患者练习步行时,治疗师一般会选择在平衡杠内进行。
拐杖是辅助步行的工具,因负重点不同,支撑力度亦不同。手杖短而细,负重部分在手和前臂,支撑力度小,稳定性差,长时间使用易疲劳。但使用灵活,适用于关节功能障碍较轻,仅需轻微辅助即可正常行走的患者或老年人。拐杖(腋拐)常用弹性强、质地坚硬的木材或铝合金制成。
本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下肢有伤行动不便的病人在生活中少不了要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尤其是手术后患腿制动和需要避免负重的情况下,拐杖就充当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腿”的角色。虽说十分重要,但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熟练和正确地使用它,甚至经常会有错误使用拐杖而导致意外损伤的情况。
是的,只要是腿脚有点问题,不能负重,或不能完全负重的人,我们都会建议他们选择拄拐,以辅助行走。很多人在刚一听到拄拐还有注意事项时,都会觉得:“拄拐嘛,还不简单?不就是找个拐杖放腋窝下面,拄着往前走嘛,这还有谁不会的么?”相信我,这“拐”,其实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正确的“拄”。我也是工作后在医院里或大街上经常看见患者们千奇百怪的拄拐方法,也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把“同手同脚”的行走方式叫做“顺拐”。
拐杖是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通常在一根竹、木或金属棍子的顶端,做一个短横木充当把手,行走时放在腋下拄着走。在中国,拐杖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山海经》有“夸父弃杖为林”,《礼记》有“孔日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的记载。
遇见一位91岁的老者来看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小便余沥不净 甚至失禁,特别是夜间。拐杖于老人大有裨益,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 提供支撑和平衡: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在行走时保持身体的稳定,减轻腿部、脚部或腰部的负担,降低摔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