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龚先生据3月1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日前,一名未成年人针对某网友发动“网络开盒”事件持续引发外界对数据安全的担忧。据悉,涉事未成年人是从海外社群网站上获得的他人隐私信息并进行发布。记者调查发现,这类群组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并不少见。
把人和社交账号看作一个“盒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账号、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单位等隐私信息,被称为“开盒”挂人。近日,某互联网大厂高管13岁女儿因不满一名“素人”(普通人)孕妇对某韩国明星的评价,出手对其“开盒”。引发全网关注之后,其父亲公开致歉。
资料图:近期发生的开盒事件引发人们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图/IC photo3月19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南都记者经同事授权,花300元在海外社区网站买到了同事的户籍信息,有客服宣称“其中240元是公安网站户籍截图的费用”。
深入剖析“开盒之殇”③文 | 杨悦一次“开盒”,揭开了深不见底的信息黑洞,人们惊觉数字时代的隐私防线已脆弱如纸。百度3月19日回应,“开盒”网友的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而是来自海外社群网站,很多信息还是免费的。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近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引发了大家关注。百度就该事件发布声明,“百度对于任何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都是零容忍”。百度声称,经过调查,“开盒”信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被称为 “开盒挂人”,被公众深恶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