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知道什么是“黄金四分钟”吗?我国每10秒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每年约55万人猝死,80%发生在医院外,心脏骤停后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短短四分钟。在著名急救专家祝益民教授倡导下,湖南省人民医院率先发起“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打造全民急救知识科普推广平台。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通讯员 石玥明为了提高急救知识在大众中的普及率,日前,武汉体育学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培训,该校运动康复教研室副教授王梅老师,为2022级该院两千余名同学们开展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培训教学。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9月12日,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认定结果完成公示,本批拟认定1000所学校为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以及各级各类中学、职业学校等。
【来源:长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_基层动态】为增强后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急救能力,2月18日,莲花山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活动,物业工作人员和食堂全体员工参加培训。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12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宋雨佳 叶彤)12月8日,湘潭大学举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培训,1200多名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操练和考核,将获得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心肺复苏(CPR+AED)专项”培训证书,成为“守护天使”。
近日,为提升学生急救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南华大学工会联合护理学院师生利用“五一”假期为南华社区初三在读学生开展了“急救术(心肺复苏)”免费培训。培训分为理论培训与实操演练两个环节。护理学院研究生李澳雪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了现场示范。
来源:【读特】近日,全国现场心肺复苏第十二班师资培训班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举办。本次培训班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主办,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协办,致力于培养全国心肺复苏高级培训导师。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来自中大医学院、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及全国其他单位,共计90余人。
生命安全无小事,上好生命“必修课”。为增强急救意识,2月28日,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锦绣校区组织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活动。培训伊始,锦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培训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以及“黄金四分钟”的关键概念。
红网时刻张家界6月6日讯(通讯员 欧爱琼)为提高护理人员现场应急救护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6月5日,永定区西溪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心肺复苏术作为急救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每位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
提升急救能力守护生命,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再添“国字号”新平台!11月15日至11月17日,为期三天的中国心肺复苏培训导师班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举行,三水以及周边区域57名学员经过“严+苦、白+黑式理论+实操”培训正式毕业获得国家级导师证书。
为提高虎门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引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新风尚,近日,虎门镇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心肺复苏(CPR+AED)培训,政务服务中心、税务、市监、公安、人社窗口工作人员、导办人员以及安保人员共计40人参加培训。
湖南日报9月14日讯(通讯员 赵文雪 刘天盼 宋墨涵 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9月14日是第25个“世界急救日”,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有效提升新生的应急救护能力,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处携手长沙市红十字会,在校内室内训练馆内举办了新生入学健康教育第一课——心肺复苏(CPR+AED)
红网时刻新闻1月22日讯(通讯员 邹纪平 李利波)在新时代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全面落实加强学生实践教育有关精神,进一步拓宽高中生视野,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认知,1月21日,永州一中高二760班的61名学生怀揣着求知的热情,走进了零陵区妇幼保健院,开启了一
连日来,西安市综合减灾科普馆内掀起一股急救知识学习热潮。一场由西安市红十字会精心组织,委托西安市红十字应急救护服务中心筹备的八期心肺复苏(CPR+AED)培训班在这里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吸引了417名来自全市各个领域、不同行业的群众,他们通过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