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复垦条例》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而切实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土地法治建设的主旋律。
来源:【人民日报】耕地保护的法治之网越织越密,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遵循安装伸缩式喷灌设备的管沟,为什么宽度只有15厘米左右,深度却达到1.3米左右呢?原来,这是为了保证喷灌结束以后,喷杆喷头能在耕层以下。
《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日前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严保严管责任体系逐级压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确立。报告表明,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19.29亿亩。
郧文聚 叶思菁 汤怀志耕地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要害,是中华民族牢牢端稳粮食饭碗的关键。2024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将“耕地保护”设为第二专章,对建立健全新时代更高水平的耕地保护制度作出了系统要求。
为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文件,对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提出了系列要求。2020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提出耕地保护“六个严禁”:1.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
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为贯彻落实该法有关规定,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黑土耕地保护的通知》,要求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四省自然资源厅切实加强黑土耕地保护,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积极落实耕地保护田长制,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石猛雷摄(中经视觉)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施行。其中,第二章为耕地保护专章,对耕地保护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意味着耕地优先保护的政策有了新的法律规定。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大地流金,沃野飘香,广袤田野满是丰收气息。全年粮食丰收在望,一组数据令人振奋——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
从修改土地管理法、种子法到制定黑土地保护法、反食品浪费法,从制定农田水利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到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在全方位构建粮食安全法治网络的基础上,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粮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题:1758万亩!我国耕地“三连增”从哪里来?新华社记者王立彬耕地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国新办新闻发布会9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从2021年起,我国耕地面积“三连增”,净增1758万亩,全国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已被遏制。1758万亩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