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徐女士,最近感染了新冠病毒。出现了发烧、乏力、咳嗽,她来到医院抽血做检查。这是因为感染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后,引发了机体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细胞因子生成增加,从而刺激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和/或血小板释放加速,血中血小板水平随之就升高了,这种现象叫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 也称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一、加拿大最新研究提示:血小板高,肿瘤风险大血小板是自然界中只有哺乳动物血液才存在的一种细胞,也是最小的血液细胞,过往人们将血小板当作“止血神器”,但是却有研究发现了血小板存在的潜在风险。血小板产生于骨髓,当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成熟后,细胞胞浆裂解就会产生胞质。
血小板高可能是骨髓增殖性肿瘤所引起的,也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增高。骨髓增殖性肿瘤包括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类疾病导致血小板增高是由于骨髓当中的巨核细胞恶性增殖所导致的,经过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基因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血小板高于正常值分三个点:1.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均可能引起血小板增高。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髓系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一类疾病是机体由于某些类型的基因突变引起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从而引起血小板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