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吴承学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学者对于自己的著述,难免“敝帚自珍”。我有著述数种,但对《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这本20多年前初版的书,除了“自珍”,还怀有“独钟”之情。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全6册) 谭帆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读书者说】阅读欣赏中国古代小说作品,在为书中精彩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击节赞叹之余,也往往会想到一些深层的问题: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为何选择小说这种文体书写逝水华年而不是用诗文辞赋来抒发人生感叹?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史》:吴承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文体学史是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它在尽可能全面搜集文体学史料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体观念和文体理论,展示古代文体学原生态的复杂性、丰富性。
这种界定,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完成的。对不同作家在同一文体上的比较,起码在汉代就已出现,如《史记·屈贾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作者:吴承学(中山大学教授)所谓早期文体学,是指先秦两汉文体观念与理论,这是与魏晋南北朝所形成的成熟、系统的文体学相对而言的。在早期文体学阶段中,先秦时期是文体观念发生的时代,而秦汉时期则是从观念向理论发展的时代。文体学是在文体的基础上发生的。早期文体系统形成于何时?
壹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分析报告》,“中国古代文体学”是十项入选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示例”之一。自然科学领域的“原创”,往往是指从无到有的创造,而人文学科则必须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辞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体,是典型的汉语言书写方式的体现。美国学者康达维曾列举多种译介方式想说明这一文体与西方文体的对应,如诗歌、散文诗等等,均无理想结论。葛洪《西京杂记》记述赋圣司马相如的说法是“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