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战争,奖金延迟颁发,1916年,当瑞典文学院通知罗曼罗兰去领奖时,他正客居日内瓦。克利斯朵夫出身贫寒,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吃生活的苦,父亲是酒鬼,不务正业,母亲是一个小厨娘,他十来岁就赚钱养家。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有这样一部“人生之书”,令无数年轻人为之着迷。就连杨澜、白岩松、严歌苓等名人大咖,都对它不吝赞美。如果此时的你,对人生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何去何从,一定要读读《约翰·克利斯朵夫》。你会在他的故事中看到希望,重获力量,恢复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