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陪读十年,将自闭症儿子培养成调律师。在第17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又称“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的今天,这样一则消息进入公众视野,人们感叹母爱伟大的同时,也被这个“星星的孩子”故事温暖而感动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每100个儿童中就有一人患有孤独症。
陪读妈妈贾艳婷:只为守护来自星星的儿子每天早晨,蜊江中学初一年级三班的学生都能看到,一名40多岁的“学生”走进教室,坐到教室的最后边,和同学们一样准备书本上课。她就是贾艳婷,一名陪读妈妈。由于儿子从小就患有自闭症,为了帮助儿子康复,6年前,贾艳婷就走进校园,开始了陪读之路。
早在2016年,中国首部全面介绍孤独症的行业报告《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有孤独症患者1000万。同时最近的20多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孤独症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均出现上升趋势,全球患病率估算在1%左右。这意味着对孤独症群体的支持,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自闭症患儿——常被称之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如同星辰般在夜空中独自闪耀不少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会让孩子在特殊学校就读但男孩象象却就读于上海的普通中学去年毕业季,五年级小学生象象,在妈妈的细心陪伴下,从不适应集体生活到像普通学生一样学习,从行为刻板,到顺利完成小学学业,他一路进步着,成长着。
几位老师带着孩子们上体育课老师陪着孩子们画画和煦的春风,吹落了福州市仓山区培智学校教学楼前大树上的黄叶。一群可爱的孩子,拿着扫帚,嬉笑着清扫满地的黄叶……离他们20米开外的铁校门边,三三两两的家长,扶着门,透过铁栅栏,专注地凝视孩子们劳作的身影,目光含笑。
江苏南京一对母子钢琴调律师近日备受关注。妈妈田伟和自闭症儿子朱晨啸(小名笑笑)双双成为职业调律师。到客户家里调琴时,田伟负责沟通,儿子负责调琴。朱晨啸的调律老师说,孩子除了天赋外,自闭症的某些特征反而成了他在调音工作中的优势。19岁仍然“长不大”2005年,朱晨啸出生在江苏南京。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李季 王亚娅8月23日下午,舞台剧《追星星的孩子》在武汉市硚口区举行第二季公演。谢幕时,扮演“星宝”的小演员反复地举起双手鞠躬,可爱模样逗笑了台下观众。这名演员叫黄子辰,小名豆米,是一名孤独症患者。
来源:【人民日报】青岛校车上的“流动图书角”。 赵安邦摄(人民视觉)小读者在青岛如是书店读书。 本报记者 李 蕊摄青岛浮山森林公园童趣园。 青岛市妇联供图核心阅读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事关家庭幸福,事关国家发展。
南京有一位母亲,用她的坚持与智慧,为自闭症的儿子撑起了一片天。这位母亲名叫田伟,自从儿子朱晨啸两岁多被诊断出自闭症的那一刻起,田伟便肩负起了特殊的教育重任。当孩子进入小学后,母亲便辞职坐在了他的同桌,与他一同学习、共同进步,她与儿子在学校同桌共度了九年时光。
近日一位高颜值孤独症男孩吹奏口风琴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这个深圳大男孩干净的脸庞、清澈的眼神打动了无数网友大家在被他吸引的同时也纷纷感叹其父母对孩子的悉心照料“感恩深圳这座城市,政府给予小岱这样孤独症孩子多层次的帮扶和关爱,社会给予一个宽容关爱的环境,让我们有勇气陪着孩子一路向前。
这个周已经有两个家长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了,一个自己在教室陪读,想找陪读老师,一个是语文和英语老师建议这两门先不陪读试试,怎么应对比较好?很多自闭症儿童上学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而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一切都是根据家长自己的判断!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方案更佳,对他们发展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