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不畏牺牲,付出了生命和鲜血,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今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
关注我哟☀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满庭芳.
来源:【华声在线】45年前,众多英雄儿女从全国各地潮涌边关,他们英勇奋战,用青春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边疆。45年后,青山埋忠骨,木棉开两岸,他们仍以另一种形式在守护和回望着祖国。2024年清明前夕,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烈士亲属共同前往广西、云南的七个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新华网记者王志艳游苏杭“这么多年过去了,看到热搜自然就想到了这位英雄!”“11年前,还在上小学,他是我写进作文的人,一直记住的人。”“小时候看的视频,到现在也不会忘记那个场景和他的样子。”……是谁,能被无数素不相识的网友记了那么多年?
今日清明我们慎终追远祭奠先烈昔日战火纷飞、山水相隔他们中的大多数牺牲时才二十岁出头埋骨他乡至今没有亲人祭扫很多烈士亲属只知亲人牺牲却不知烈士安葬在何地为牺牲的亲人扫一次墓是他们放不下又难了却的夙愿今年清明节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河北日报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线索为
提及黄继光,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舍生取义,用血肉之躯堵上敌人枪眼的英雄,但在这个印象之外,多数人对黄继光的认识是模糊的,而《特级英雄黄继光》则让人近距离的走进了他,从朴实真挚的情感,到写实残酷的战火,电影用细腻生动的镜头再现了一位英雄有血有肉的成长。
“虽然我长到19岁,但背个人还是太费劲了,我都不知道那个劲是哪里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不到20岁的孩子,披上战衣,蜕变成战士,用最好的年纪,写下了民族永恒的记忆。9月2日,我国将迎回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听听志愿军老战士的故事,致敬英雄,致敬青春。
励志修养对联100副:与其轻人不如重我;但求无过非必有功!1.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2.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清心3.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4.勤能补拙;学可医愚5.处世当克己短;交友应学人长6.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度方为大丈夫7.心平气和千佳骈集;意粗性躁一事无成8.
据报道,某旅综合演练复盘,上级领导以该旅拿手战法战场失手为案例提醒指挥员,灵活是战术的灵魂,打仗从来没有什么“范式”,最不该落“熟套”。兵法有言:“战胜不复,知变为大”。作战中如果对成熟不变的作战习惯、作战手法、作战程式等有“固恋”情结,那这个套路就很可能变成死路。这是因为,当一种战法达到“炉火纯青”之时,也可能是“燃烧殆尽”之际;当一支部队对某种战法的使用驾轻就熟,也极可能掉入“创新陷阱”。尤其是信息化战争,作战方式的“一次性效应”更加明显,如果落入“熟套”而不能自拔,只会被自己熟悉的作战套路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