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逐步扩大,野生捕捞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价格一路攀升,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高,供不应求。水蛭人工养殖逐步在廊坊发展起来。香河县齐欣家庭农场位于香河县刘宋镇西王各庄村南,占地35亩,投资60余万元,自2020年开始养殖水蛭。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提到水蛭,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害怕它吸血。然而,这种生物如今成了致富 “法宝”。日前,在惠民县魏集镇曹家集村,曹洪国的水蛭养殖大棚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水槽边码放着泥土,水蛭就藏身其中。曹洪国现场演示,轻松从泥土中挖出来两种水蛭给记者看。
走进老河口市区光化街道老县城村的水蛭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蓝色大棚映入眼帘。大棚水池里的水虽然抽干了,但一旁的晾晒篮却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基地主人介绍,水蛭现在已经进入晾晒阶段,晾晒篮里的水蛭是11月初刚打捞上来的,大概要晾晒一周再进入烘干车间,烘8个小时就可以出售了。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7日电(通讯员 王倩倩)7月5日,走进安徽省五河县小圩镇下黄村沈先恒的水蛭生态养殖基地,一排排连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摆放着一列列塑料水箱,一条条水蛭幼苗蜷缩在里面,土黄色带着几条棕色纹路的水蛭在水中如丝带般游动着。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罗元、胡亚斌)近日,走进阳新县枫林镇刘冲村润蛭养殖基地,只见一片片低洼的土地上建起了很多水池,水池上面盖着遮阳网,黑压压一片,蔚为壮观。透过水池的遮阳网空隙,看到清澈的水面上,零星地铺散着片片水草,丝毫看不到水蛭的踪影。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程正锋 张思思) 4月12日,记者在濮阳县八公桥镇北王庄村水蛭养殖基地看到,几个村民正对养殖的池塘进行整理和消毒处理,在池塘周围设置防逃设施,防止水蛭逃逸。“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养殖水蛭效益好、利润大。
来源:【冰城+】金秋十月,产业蓬勃。在哈尔滨木兰县柳河镇兴山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几十栋联排温室大棚拔地而起,这是今年开工建设的村级水蛭养殖场,产业项目开启带农助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木兰县朝着“蛭”富路扎实迈进。在施工现场,柳河镇兴山村马家屯小队长孙念雨向记者介绍了养殖场情况。
6月28日,走进广水市李店镇雷楼村水蛭养殖基地,47座大棚整齐矗立,两台增氧机不停运转,池边长满碧绿的水草,这里就是水蛭们的“饮用”水源。要想水蛭养得好,还得水质好。“每座大棚外都装上了水管,连接外面的池塘,确保供应流动水源。”黄雄介绍。
农民当上主播、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崇福镇东安村的郑少平赶上了好时候。近年来,桐乡开展党建联建,建设共富大棚近千亩,连绵成片的“共富大棚”让不少像郑少平这样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农田里的“上班族”,还当起了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