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各位朋友,您是否遭受过以下情况?刚买了房子,就能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电话纷至沓来!车险临期,各式各样的保险公司来电推销!工商注册后,理财、贷款、财务专员等各种骚扰电话会不期而至!
每经记者:王鹏 每经编辑:蒲付强,陈星企业家的个人信息正在以极低的价格被出售,不是一个,而是海量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调查发现,一家名为“探客查”的平台正在大规模售卖企业家个人信息,号称覆盖“2亿+企业数据库”“10亿+线索联系方式”。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刚买的手机卡自己还没用过,却已在各大App显示“已注册”,到底是谁动了手脚?日前,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这样一起案件。2021年3月至7月,小张担任某科技公司配送员,负责给辖区内的通信运营商客户送卡、选号、激活等工作。
朋友圈晒娃的同时,无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扔掉的快递包裹上,还有未及时撕掉的物流信息,包括你的姓名、住址和电话;街头“扫码送礼”后,手机号竟被他人用于注册社交账号、发布虚假信息……生活中,你是否留意到,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在悄悄泄露着你的个人信息。
家人们,有没有试过这样的尴尬瞬间:在群里正想活跃气氛发个大红包,结果系统突然跳出提示,要求先完成实名认证,直接就给整懵了。我一朋友就遇到过,当时他那震惊的表情,我现在都还记得。这事儿让我深切体会到,微信实名认证可不是小事,它跟咱们的网络生活那是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