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在刷了很久抖音、视频号、公众号之后,会恍惚,无法分辨,到底那些作者和自己,谁是傻逼?这本书的全名叫《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三十讲》,作者是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先前的几本书:《观念的水位》、《送你一颗子弹》、《民主的细节》也都值得一读,当当上都有,微信读书也有,推荐后者,电子书更方便,可以直接记笔记、查询、备注,更重要的是,便宜;
政治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一个学术成果立竿见影的领域,甚至是不断循环原地踏步的状态,人类自有政治生活开始大约五到六千年,政治更像在历史的漩涡里不断吐露新空气而已,即便我们经常听到的民主,平等,自由,公民权等现代政治热词,早在古典希腊时期就已经在社会领域及政治舞台上被广泛思考了。
许是大学时,我就笃定,无论和谁,聊政治都不是明智之举。于朋友,虽不至从志同道合到形同陌路,但摩拳擦掌、剑拔弩张倒是常聊常有;于长辈,则基本是以被扣上“ 不忠、不仁、不廉、不耻”等之大帽来结束话题,倘若不识时务还敢“顶嘴”,掀桌子、摔杯子就在所难免了。
在人均日刷短视频6小时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了?当算法不断投喂碎片信息,总有一些文字能刺破生活的茧房——据国家阅读指数报告,2023年深度阅读人群逆势增长23%,他们正在用这7本9.0分以上的口碑神作,重构思维底层代码。
赵林在《西方哲学史演讲录》中提出,当人们普遍处于亢奋的发展和拼搏状态时,哲学完全是一种累赘的文化奢侈品,而正是在人们开始转向“内卷”或者“躺平”状态时,哲学才成为一种排遣无奈和无聊、给人以精神慰藉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