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不谈就打”与哈梅内伊的“不屈服宣言”2025年3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专访时,向伊朗抛出一份极具挑衅意味的“最后通牒”:要么接受美国的条件重启核问题谈判,要么面临军事行动。
近期,美伊之间的紧张关系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焦点,特朗普的一则威胁声明,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针对伊朗核问题,强硬敦促伊朗与美国展开谈判,并直言若伊朗拒绝,极有可能面临美国军事行动。此言论瞬间点燃国际舆论,将美伊关系推向更为紧张的边缘。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下令对也门胡塞武装采取“果断而有力的军事行动” 。随后,也门首都萨那、萨达省等多个胡塞武装控制区遭美军空袭,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球焦点,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担忧。美国为何突然对胡塞武装开战?
根据媒体报道,法国已经在呼吁所有公民离开伊朗,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在被问及是否有可能对伊朗采取直接军事行动时,公开表示“所有选项都在考虑范围内”。这一表态无疑释放了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美伊战争或爆发。
2025年3月15日至17日,美军联合英军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发动了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空袭范围覆盖首都萨那、萨达省、扎马尔省等至少8个省份,造成逾百人伤亡。表面导火索是胡塞武装3月11日宣布重启对以色列船只的航行禁令,威胁红海至阿拉伯海的国际航道安全。
3月15日至17日这几天,中东地区的局势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布,将对也门的胡塞武装采取“压倒性的致命武力”打击,随后,美国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发动了大规模空袭。此次行动不仅引发了地区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还牵动了全球各大国的神经。
一场被“最后通牒”点燃的全球博弈 “要么谈判,要么挨打!”——2025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的公开威胁,再次将波斯湾推入剑拔弩张的漩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以“绝不屈服于霸凌”的强硬姿态回击,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悄然以“中间人”身份介入,中俄伊三国更在阿曼湾展开联合军演。
**作者:国际观察员**一、血腥空袭:53条生命背后的战争真相2025年3月15日,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发起大规模空袭,这场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为“致命武力”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至少53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儿童和2名妇女,另有98人受伤。
当地时间10月26日凌晨,伊朗袭击以色列即将满一个月之际,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报复性打击。以伊冲突陷入“报复循环”之际,中东其他地区正饱受“代理人战争”蹂躏。中东这个巨大的“火药桶”,似乎随时有爆炸的可能。有报道称,伊朗或将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对以色列近期袭击做出回应。
文丨陆弃美伊紧张局势正步步升级。3月18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向联合国安理会致信,强烈谴责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高官近期的敌对言论,并警告称,美国若对伊朗发动任何侵略行动,都将招致严重后果。伊朗的警告,标志着美伊冲突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危险的阶段。
3月4日消息,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委托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伊朗核谈判的中间人。这则看似简单的消息,背后蕴藏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微妙的政治博弈。特朗普政府时期,美伊关系剑拔弩张,伊核协议岌岌可危,而俄罗斯此时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暴风雨中的一叶孤舟,试图在各方势力的拉扯中寻找平衡。
文丨陆弃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9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明确表示,伊朗不会在“恃强凌弱的政府”施压下与美国谈判。这一强硬表态回应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威胁——如果伊朗不重启弃核谈判,美国可能采取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