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这部法规是本届上海人大首部由全体代表审议、表决的地方立法,将于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图说:人民广场地铁无障碍电梯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摄问:制定条例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1992年参观人民大会堂,被工作人员连人带轮椅抬进去;2009年坐火车旅游,列车员热情把他背下车却不慎扭伤了腰;2010年以世博会为契机,上海规定新建公共建筑要建设无障碍设施,他得以独立坐轮椅出门;前不久,奉贤区残联为他家改建了无障碍厨房和卫生间,大大方便生活起居……亲历无障碍环
2021年2月7日,市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规范无障碍设施建设基础上,增加了无障碍信息交流、社区服务等内容。
海报设计 郁斐《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3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上海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维护、信息交流、社会服务以及相关社会共治、监督管理等作出了规定。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探索较早,从2003年上海施行《无障碍设施管理办法》算起,已历经二十年。
2023年1月15日,《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简称“《条例》”)经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表决通过,即将颁布实施。近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二处林茗、市残联权益保障处处长王海东做客上海新闻广播《直通990》,一同探讨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设立。
今天下午,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部法规从酝酿、调研到起草、修改,前后将近1年,几乎每一条的背后都有人民意见的影子,收集意见建议超1000件,可谓精心打磨。那么这部法规是如何一路走来的呢?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昨天是《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首日,最初在上海两会上提交呼吁加快制定无障碍设施管理条例议案的潘书鸿等人大代表等各界专家和残疾人代表,今天来到刚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静安残疾人徐女士家中,亲眼见证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也热烈探讨如何为残疾人、
日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市政协征求意见建议。部分政协委员通过“政协直通车”等履职平台参与立法协商,提出意见建议。委员们认为,营造无障碍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月15日,《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这部法规是本届上海人大首部由全体代表审议、表决的地方立法。无障碍环境建设,为的是让有需求的市民能够安全出入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公共交通。
有温度的人民城市,应该是一座无障碍之城。《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再度引发社会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关注。盲道是否畅通?第三卫生间能方便找到吗?无障碍停车位的标志是否清晰?无障碍电影的播放能否满足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图说:咸塘浜滨水步道无障碍坡道处设置了障碍 李晓明 拍摄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现有持证残疾人约60万人,但无障碍城市并不只为残疾人服务,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儿童、提重物者等社会成员都有无障碍需求。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应是“无障碍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