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福州工务段工人乘船出海对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巡检(无人机全景拼接照片)。春运期间,福州工务段的铁路工人在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进行维护工作,确保大桥设备安全,保障旅客春运路途平安。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1月15日,福州工务段工人检修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梁斜拉索(无人机照片)。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江方方 文图10月29日,海都记者从福州长乐区了解到,日前,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正式颁奖 。全国共有89项土木工程领域的杰出代表性工程获奖,其中就包括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原标题: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贾珍 崔蕾中铁大桥局四公司参建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继2023年12月荣获2023年度行业技术创新暨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后,又喜获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
10月4日上午,福建省平潭县县城小雨淅淅,海风阵阵。不远处的海滩上,浪涛不停地拍打着礁石。受台风“山陀儿”影响,9月30日起,平潭各景区景点临时关闭。4日,台风影响开始减弱,景区景点陆续恢复开放,客渡运航线相继复航。
平潭龙王头沙滩 江信恒 摄。由此,敢想、敢拼、敢闯的平潭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紧抓机遇乘风而上、开拓创新,开启了“后浪”蓄势崛起的征途。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经75载春秋,平潭人民以无畏之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加速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引领平潭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如今,平潭内外联通紧密,经济活力迸发,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持续攀升。
昨天,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合龙,建成后会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世界第一山区跨径桥梁。中国是桥文化之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桥梁,打破了时空的桎梏,跨越了江河海峡、高山深谷和高原冻土,连接起了不同的风景。让我们一同领略那些书写了桥梁史的绝美中国桥吧!
俯瞰碧海蓝天的平潭风光(念望舒 摄)天,漫无边际地蓝着海,随心所欲地舒展浪与礁,时而静寂时而澎湃还有那藏在山海间低吟浅唱的风车田慵懒自由的风宛若星辰的“蓝眼泪”每一帧,都是造物者对这个海岛炙热的爱这里是福建平潭一座浪漫如歌的岛一首读来绵长的诗夕照下的长江澳风车田(念望舒 摄)中国
为应对春节假期后的返程客流,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电务段平潭信号工区的信号工们在福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进行节后巡视工作。2025年2月6日,福州电务段职工在平潭大桥对电缆盒进行端子螺母紧固。胡锦鹏 摄2025年2月6日,福州电务段职工在平潭大桥对色灯信号机进行外观检查。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记者刘朋朋 通讯员董海岩)近日,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苏州召开,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山桥参建的宁波梅山春晓大桥(梅山红桥)和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荣获詹天佑奖。
“City不city”是外国博主“宝宝熊”在中国旅游时自创的网络流行语“city”用来形容一个地方具有城市化、洋气、甚至是刺激的感觉中国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了很多像“宝宝熊”一样的老外朋友来到中国在世界第一的桥梁大国旅游刷新他们认知的一定有那些高耸入云、气势恢宏的“中国桥
昨日演员黄晓明在福建平潭拍摄间隙分享了一组绝美日落照镜头下橙红色的晚霞染透海天风车剪影在暮色中悠然转动光影交错间尽显浪漫“好美”“是去福建平潭了吗”“我们都在福建仰望同一片天空”……黄晓明的这组照片无疑是对平潭日落美景的最佳诠释“拍着拍着一个不经意地抬头哇!
来源:人民日报 “大桥海鸥”号正在进行黄茅海跨海通道首片梁架设。中铁大桥局供图珠江口,黄茅海,建设正酣。高栏港大桥合龙、黄茅海大桥合龙……今年以来,黄茅海跨海通道控制性工程先后取得新进展,江门、珠海在海上实现“执手相牵”。黄茅海,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8月22日9时,随着“大桥海鸥号”起重船将长80米、宽35.5米、重达1350吨的钢桁梁稳稳放置到墩顶,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孔钢桁梁架设成功。在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建造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海峡大桥,在汉建桥“国家队”再次创造奇迹。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合福铁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长乐副中心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