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编者按: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制定法律和完善法律体系的根本依据,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
林老伯有两个儿子,大林和小林。老人生前立有遗嘱,由小林继承自己的全部财产。老人去世后,大林对遗嘱的分配方式提出质疑,认为自己是法定继承人,应该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既有遗嘱又有法定继承的,遗产该如何分配?——优先按照遗嘱继承处理遗产。
后来听说姑姑们知道了爷爷奶奶的遗嘱内容,对爷爷奶奶的继承安排多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具体到您家里,即便爷爷奶奶生前立有遗嘱,且该份遗嘱是订立时间在最后的一份遗嘱,遗留的遗产也有可能会发生法定继承,即遗产可能会给到您两个姑姑。
遗产继承问题常常引发家庭矛盾,尤其是在既有遗嘱又涉及法定继承时,到底以哪项为准?抚恤金及丧葬费是否属于遗产范围?近日,怀化市鹤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2001年11月,大壮与前妻离婚,二人育有一子小明。
王老伯和老伴相继离世,亲生女儿拿出遗嘱要求继承全部遗产,而出生即被王老伯夫妇抱养的养女认为仅有母亲签名捺指印的打印遗嘱无效,遗产应当按法定继承均分。没有见证人签字的遗嘱效力如何?养女能否继承老人的遗产?——遗嘱无效,养女享有同等继承权。
遗产的继承方式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同时又存在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必留份、遗产的酌给制度等。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的规定,本文就法定继承人的确定作如下解析: